
- 痛点,是客户的不方便,比如,一个新小区,买菜不方便,你能解决这个问题,就是有意义。
- 痒点,是满足那个虚拟的欲望,比如抖音,通过音乐和强烈的画面来带动情绪,它戳中的是年轻用户想猎奇,想装,都好色的痒点。
- 爽点,是及时满足,比如玩会 游戏 。
- 自己提出全新需求,并由自己的产品去满足,比如乔布斯提出,手机应该是什么样的,这个是最高境界,也只有最高段位的人能做到,不在你我讨论范围之列。

- 产品名称,很多小产品在起名上要么喜欢贴大牌,要么喜欢把自己弄得洋里洋气的。
- VI,视觉效果一定要好,目前市面上所有的大品牌大产品,没有一个是视觉形象很潦草的,草率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草率的产品。
- 媒体背书,如果有钱做广告,不妨一试,当年的P2P为什么能骗那么多人,很多人就是觉得,广告做这么大应该不是骗子吧,就是这个因素存在,让人放低了戒备心。
- 资金,你有什么样的实力,互联网公司融到钱以后会大肆宣传,甚至会夸大宣传,就是告诉你,资本认可我,我有钱。
- 创始人或高管,有什么履历,靠谱的人才能做出靠谱的产品,常见的是各种卖课的,把主讲人包装的都花里胡哨的。
- 合作伙伴,某某某(大牌,知名公司)合作伙伴。
- 各种数据,比如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几亿杯,这是销量数据;牛奶经过多少层严格检验,这是产品数据。
- ***支持,如果能靠一下***,或者有公信力的部门,对解决信任问题十分有帮助,哪怕只是搞个“文明单位”之类的铜牌,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。

- 免费的流量不一定精准,但是毕竟不花钱,能搞就搞,最典型的是“双微一抖一头”一般都要做的,即微信号,微博,抖音号,和头条号。其他的,某乎和某瓣建立小组,自问自答,可以做垂直,某度也可以在知道上自问自答,做百某号,因为某度的流量都是向自己倾斜的,非常适合做广度。
- 付费的不用讲了,途径太多,但是要注意虚假流量和刷单行为,尤其是DSP等网络付费广告,是流量作弊的重灾区。
- 置换的,一般相对精准,玩法也有抱团取暖,和跨界联合两种。跨界一般是强强联合,小公司可能玩不动,但是抱团取暖是可以一试的。比如,在服装店消费,可以送隔壁美发店的折扣卡。
- 碰瓷的很容易理解,这里讲的“碰瓷”不是贬义,说是蹭热度更准确。比如,你做了一个鸭梨牌手机,然后把苹果、华为和小米都拿来做评测,结果是你鸭梨牌得了第四名。




- 低级的,是用户已经习惯了你,他对你无感,换一个也不会对他产生什么影响,比如客户买黑人牙膏和中华牙膏,对他来说区别不大。
- 中级的,他觉得你的产品和服务还不错,如果要找一个替代品,客户需要付出比较大的精力,他为了省事,不会轻易放弃你。比如客户习惯了用苹果手机,就可能会一直用下去,不会轻易换品牌。
- 高级的,能切入某个文化缝隙,跟客户产生情感共鸣,比如米粉,果粉,他们会自发的维护品牌的形象,还能向身边的朋友安利你的产品。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