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偶数是什么?0是奇数还是偶数,你搞清楚了么 admin V管理员/ 2022年06月14日 00:26 0 评论/ 0614 这篇文章最后更新于22天前,您需要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,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! 偶数是什么?0是奇数还是偶数,你搞清楚了么 0是不是偶数? 一眼看上去,这就是道送分题:0当然是(不是)偶数啊~ 可再仔细一想,这个问题又没那么简单。 如果说0不是偶数,0明明是可以被2整除。 可如果说0是偶数,0就是2的倍数,按照同样的道理,我们也可以说0也是1的倍数。那么1和2的最小公倍数就应该是0了。这样一来,小学数学中关于倍数和因数的内容就全要重写。 这个问题,不要说学生和家长们搞不清,就连一线的数学老师,也有很多疑惑。 既然搞不清楚,那么看书吧。看看教科书怎么写,不就清楚了。 人教版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第9页,是这么写的: 你看,为了怕大家搞不清楚,书里还用了一个括号,专门来说0就是偶数。 教科书都写得这么清楚了,还有什么好辩的? 不过,市面上常用的教科书,并不只有人教版一种。不光不同省份、不同地区用不同的版本,甚至一个城市的不同学校,也未必就用相同的教材。 如果我们翻开浙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,翻到第12页,它是这么写的: 正整数,正整数,正整数!既然0不是正整数,那么0就不是偶数了。 (逻辑上讲,“XXX样的正整数是偶数”和“偶数是XXX样的正整数”不是一回事,但显然小学生很难区分) 人教版和浙教版打架,那就不好办了。只能再找一些教科书,搞个民主集中了。 来看苏教版。 苏教版教材的五年级下册第33页是这样写的: 那0咧? 在同一册的第30页,有一个小小的脚注: 一般不包括0,那不一般的时候呐? 太狡猾了。写的这么不清楚,学生的问题能分分钟逼疯老师和家长。 再来看北师大版的: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第33页是这样写的: 手法和苏教版很类似呢。 再往前翻一页,看这一册的第31页,是这么写的: 0是不是2的倍数?不好意思,我们不研究呢。 人教版是 赞成派 ,浙教版是 反对派 ,这两就是 骑墙派 。 最后,要说一版比较特殊的教材,就是沪教版。 说它特殊,是因为上海是五四制,六年级就算中学预科了,而沪教版正好把奇偶数放在了六年级上学期。作为中学数学的一部分,它就要和初中的学科体系保持一致,把“数”理解成初中的“数”,也就是整个实数集。 于是,沪教版上来就写(六年级上册第9页): 看这图和列表,会让人觉得奇数和偶数只限于正整数。可仔细看,还有一个星标呢。 这个星标通往同一页的脚注: 为了说清楚0是不是偶数,教材都成精分了。 当我们问0是不是一个偶数的时候,基于不同的情境,其实是在问3个问题: 1、数学上,0是不是偶数? 2、怎样给小学生解释0是不是偶数这个问题,既易于理解,又没有大错和硬伤? 3、在做题尤其是考试时,如果需要考虑0是不是偶数,应该怎样处理?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比较明确的。如果把“数”理解成实数,那么偶数不仅包括正偶数,也包括-2、-4这样的负偶数,以及0. 那小学生讲这问题,该怎么讲,讲到什么程度呢?目前各个版本的小学数学课本都加入了负数的知识,小学生已经能够认识负数、理解负数的概念。因此,在讲奇数和偶数时,可以告诉他们奇数和偶数不仅限于正整数,也包括负奇数、负偶数和0。同时也要说明,小学阶段只在正整数的范围内讨论因数和倍数,不需要刻意去考虑0的问题。这样,学生一般可以理解,也不至于感到混乱。 第三个问题,其实是最要紧,阶段性的知识难免有不完善之处,可以到下一阶段再补正,可被老师扣掉的分,就找不回来了。 诸如最小的偶数是几这样的问题,如果在正整数的范围内讨论,答案显然是2。但如果不限于正整数,这个问题就无法回答,因为没有最小的负整数。 所以,老师们应该注意,直接考察0是不是偶数这样的问题,是不适合出在考试中的。 还有一些问题,出题的本意并不在于考察0,但是做起来,却必须要用到。比如某年希望杯的这道试题: 若四位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偶数,并且百位数字是2,则这样的四位数有______个? 可见,把0当做偶数和不当做偶数,会得到不同的答案。所以,像这样的问题,最好在题目中加上注释,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。 责任编辑: 本文标题:偶数是什么?0是奇数还是偶数,你搞清楚了么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jly2009.com/xl/69943.html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文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[email protected]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